MOOTCOURT
比赛资讯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纪实

2014-06-23

通讯员 邹莹

   

    6月6日至8日,由教育部国家级法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主办,我校承办的第二届暨“今天杯”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简称NCMC)在我校举行。来自10个省市、14所高校的200多名嘉宾齐聚晓南湖畔。赛事密集而专业:两天之内30场竞技;要求各校选手分别担任“公诉人”与“辩护人”,在一线审判专家主持下,对真实案件进行模拟审理。6月8日下午,决赛在文泰楼一号与二号模拟法庭顺利落下帷幕。这是我校第一次承办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也是我校第一次组织全国性大规模的非体育类学科竞赛。

 

 “卓越的会务”

 

    大赛结束后,有兄弟院校参赛队来信赞到:这是一次“卓越的会务”。赢得这句盛赞,有赖于我校多部门付出的辛勤努力。校务会议上,杨灿明校长强调:“这是一件好事!”提前一个月成立竞赛工作领导小组,并亲任组长。分设资源环境保障组、安全与保卫组、服务与志愿者工作组、新闻宣传组以及综合协调组负责具体事务。刘茂林副校长多次召集会议安排赛事进展;并为竞赛多次改签出差机票,前往驻地看望来校参赛队员,指导赛事组织。杨灿明校长亲临现场颁奖并致辞。

 

    各部门精诚合作,努力而“无声”。校办综合协调。教务部给予政策支持与赛事统筹。财务部提供财务支持与规范指导。资产部与招投标中心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竞赛场地空调的采购与安装。文泰楼超过12个场地投入赛事,并且要与校内教学活动相协调,因此,后勤管理部的工作“面宽量大”。高效率地完成了校园竞赛环境美化、竞赛场地的桌椅、墙壁、电灯维修、水电保障以及竞赛场地的开放与管理。在“专班”的努力下,竞赛环境与场地井然有序并焕然一新。

 

    信息管理部为竞赛提供技术支持,创造性地为赛队师生提供临时校园网服务。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及其实验中心是这次竞赛的忠实记录者。高海波副院长和王华老师带领7个小组20多人负责竞赛的摄像和视频制作相关事宜。视频、摄像制作团队提前制作设置方案,为了全方位拍摄,采用了多机位配置。站立拍摄劳动强度大,敬业的“摄影师”每日早8:00到下午5:00一直坚守竞赛现场。所有参赛队对于比赛都“倾情付出”,不但认真而且“较真”,认为对手犯规就会投诉。与“世界杯”一样,组委会正式几次调用现场录像才能做出正确裁判。

 

    校医院为参赛师生与评委开通就医绿色通道,专门选派医护人员在驻地和赛场及时为各种保健需求提供服务,几天内解决了多起扭伤、感冒、急性胃炎等病症,使所有来宾保持最佳的精神和身体状态。

 

    在校园安全上,安排安保人员负责全场的安保事宜,使竞赛在安全和谐的环境下顺利开展。宣传部则负责对内对外宣传事宜,不仅在校报头版和新闻网上做了报道,还组织法制日报、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武汉教育电视台、楚天金报等多家知名媒体,增加了竞赛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

 

    法学实验教学中心组织专班全程投入,完成赛前准备、组织接待、现场运行与综合协调工作,组织与服务细致入微。校园建设部、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为竞赛提供了指导帮助。

 

新颖的NCMC

 

    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NCMC)旨在培养法科学子的实践和创新精神,塑造法律人的执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国家级法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主任、我校法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王均平教授指出:“此项赛事旨在通过贴近实务的模拟法庭对抗论辩赛培养本科生的职业能力。”本届NCMC直接将表演式的模拟法庭竞赛转变为实战对抗式,更贴近司法运行实际,能全面锻炼法科学子的实践能力。在探索NCMC竞技新模式方面,与首届竞赛活动一起做出了8项创新:

 

    赛题选择启用了原生态案件。命题专家组和秘书处工作人员深入基层法院一线,在大量卷宗中精心挑选了适合作为竞赛案例的15个卷宗,然后在15个卷宗中综合考量,遴选出4个案卷,又经过反复斟酌、仔细专研,最终确定了2套竞赛案卷。专家组人员不辞辛苦地一页一页将原始卷宗拍摄下来以供竞赛使用。赛题制作上,不“简化”案情,去掉容易导致“先入为主”倾向的“案情介绍”。除了当事人身份、财务等使用虚拟信息外,一律保留原生态卷宗原貌。

 

    设置复活赛,赛队参与充分、辐射范围更广。此次参赛规模增加,参赛高校具有多层次代表性,相较于第一届18场次的规模,此次增加了12场次,同一时段最多有7场竞赛同时开场。复活赛的设置可谓“亮点”,其大大增加所有参赛队员的锻炼机会,并且保证了强队和弱队之间的均衡性。

 

    联系实务部门协作举办。湖北今天律师事务所作为冠名单位提供了多方面支持。湖北涛实律师事务所提供了专业的赛题赞助,两个事务所选派高水平律师参与评审,实现了评委组成的多样性和实践性。

 

    评审设置规范而“多元”。此次竞赛确定评委法官由一线主审法官、检察官、律师和法学专家担任,使比赛形式和内容贴近司法实践。同时点评人和评审采取分离制,并严格遵守同赛队专家回避制。

 

    设置了申诉裁决程序。为了慎重处理竞赛过程中的纠纷和申诉,本次大会专门组成了专家小组。专家小组通过听取双方意见、法官意见,经过各方认真讨论,本着“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及时化解纷争。两天内处理了6起口头和书面申诉。保障了竞赛的严肃性和有序性。

 

    赛事奖励上增设奖金与奖杯。奖金和奖杯的设置进一步激发了赛队积极性,使得竞赛更加精彩。

 

    优良的住宿与餐饮条件。所有参赛队员和老师都统一安排住宿在四星级酒店,保证全体队员食宿舒适。

 

    会风赛风从简。本次竞赛没有安排开幕式,使队员集中精力比赛;赛后颁奖典礼简洁,举行了“自带节目”的联欢会,使队员充分放松,采取自助餐形式,使各队更好的交流与增进友谊。

 

勤勉的志愿者

 

    本次大赛可以说是“志愿者的大赛”,加上法学实验教学中心经常工作的11名秘书处人员,组委会组成了共95人的志愿者队伍。其中包括赛队志愿者、评委志愿者、赛场志愿者、后勤志愿者以及运行志愿者,各类志愿者同学有序分工,积极合作。校团委、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法学实验教学中心分别安排老师作为领队,指导志愿者完成服务工作,大赛准备周期长、规模大,正是由于耐心细致的志愿者工作,才使得大赛顺利进行。

 

    “志愿者就是组委会”,“志愿者形象就是学校形象”。首义校区的志愿者同学不会忘记这难得的“早起经历”:为了7:00前奔赴南湖校区工作,大家都要在5:30之前起床——这还要和楼管大叔和阿姨特别沟通才能出门。只为着同一个目的:NCMC的有序进行!6日至8日,晓南湖畔、希贤岭边,从中天世纪酒店到文泰楼,身着天蓝色文化衫的志愿者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竞赛的硝烟在早在5月3号“书状”比赛环节启动就燃起了。几十名志愿者在法学实验教学中心(2014NCMC秘书处)教师带领下,开始了连续一个多月月无周末,经常连轴日夜加班的工作:赛题加工、文件发布、规则咨询、赛队联络、收取书状、交换书状、评委安排、赛程设置、赛场布置、手册制作、书状评审等环环相扣。志愿者遍布本届NCMC赛场的每一个环节与角落,为大赛提供了360°温馨的服务,得到了参赛队与秘书处的充分赞扬。

 

    2014NCMC是全校各部门通力合作的典范,也是遵照刘茂林副校长关于“总结经验、形成模式、提供样板”的指示,在为我校举行同类大型赛事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方面做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当前,西北政法大学的代表已经接过 “旗帜”,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明年将在西安举行。根据国家级法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的安排,我校将向下届承办方移交本届全套组织文件以作借鉴。为了优秀法律人的培养,让我们共同祝愿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越办越好!

竞赛相关工具:大赛计时器
版权所有 © 2025 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官网-NCMC-国模
本届大赛主办方:教育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法学组联席会
本届大赛承办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本届大赛协办方:大成律师事务所
本网站建议使用Google Chrome、Firefox浏览器、1366*768以上分辨率浏览。